李寧與耐克運動品牌霸主之爭
耐克從1963年創(chuàng)立,到1972年正式命名為NIKE,發(fā)展到今天卻已超越領導品牌阿迪達斯、彪馬、銳步,被譽為是“近20年世界新創(chuàng)建的最成功的消費品公司”。李寧自1989年創(chuàng)立至今已有二十幾年時間,雖然一直為中國運動品牌霸主,但在世界運動品牌領域卻難登大雅之堂。李寧與耐克的差距在哪里,南方略領軍人物劉祖軻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形象代言人上的區(qū)別:一流巨星與二流明星的差距
現(xiàn)代的廣告普遍采取名人代言的方式,一方面,根究心理學家的研究人們總是會受到名人代言的誘惑,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的頭腦天生就會毫不吝惜地將我們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名人。另外,將一個純粹宣傳產(chǎn)品的廣告和一個由名人在那里推介產(chǎn)品的廣告同時播出,在下意識的引導下,觀眾會對純產(chǎn)品廣告所傳遞的信息產(chǎn)生懷疑心理,但是對于那些他們潛意識中視為朋友的名人所作的推薦則會產(chǎn)生信任感。名人的銷售影響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首先看看耐克代言人的陣容,籃球領域的科比、詹姆斯、安東尼、帕克等,足球領域的C羅、伊布、德羅巴等,網(wǎng)球界的納達爾、莎拉波娃等,這些代言人幾乎涵蓋了各個領域最頂層的巨星。這些名人的代言最先帶來的是品牌的推廣,見到巨星的興奮讓人們更加加深了耐克在人們心中的形象,讓耐克更加家喻戶曉。其次,明星的代言會增加產(chǎn)品在人們心目中的信任度,科比穿著耐克鞋會有如此驚艷的發(fā)揮,我穿上它是否也能有出色表現(xiàn)呢。再次,在某種程度上很多運動迷看到心目中的巨星代言時會找到一絲自己與巨星之間的聯(lián)系:原來我們都穿耐克鞋。很多年輕的運動迷會爭相購買耐克鞋,來模仿自己心中的巨星??傊?,一流巨星的代言不僅使品牌得到了推廣,更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銷量的提升。
再看一下李寧的代言人,奧尼爾、特納、瓊斯,固然奧尼爾早前很有知名度,但已近退役年齡,場上霸氣無存,很難讓人與一流品牌結合起來。用一個運動生涯接近尾聲的人代言,更是與運動、活力的品牌定位大相近庭。特納、瓊斯更是毫無知名度,選擇幾乎很少有人認識的二流明星代言,使得李寧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很難提升,運動迷們也更不會去追捧。從廣告采用名人代言的原理看,因為其選擇的代言人知名度小,因此吸引注意力也明顯少了很多,其次,人們也很少能夠從不知名的二流明星代言上獲得產(chǎn)品的信任感。二流明星代言的后果是不但名牌知名度的推廣上弱了很多,而且對銷售的影響也較差。
二、廣告投放媒體的選擇:一流媒體與二流媒體的差距
評價廣告投放媒體的好壞有很多因素,比如說到達率、覆蓋面、權威性等等。這與品牌策略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地方品牌選擇的多為地方媒體,如果想發(fā)展成為國際品牌必要就要選擇國際媒體,就要不斷利用國際廣告媒體來進行品牌傳播,期待獲得更高的知名度。
在廣告媒體的選擇上,將目標定位國際品牌的李寧與耐克相比差距甚大。耐克長期處于國際運動品牌的霸主地位與其廣告媒體的選擇密不可分。在電視媒體選擇上,耐克多選擇各國收視率高的權威媒體,比如在國內(nèi)選擇央視作為主要電視媒體,并且在眾多比賽中間插播,這樣能提高受眾率和到達度。在報紙和雜志媒體方面,耐克多選擇全國性的體育報紙、雜志,如在國內(nèi)的《體壇周刊》、《籃球先鋒報》等。
耐克最有效果的廣告媒體莫過于其不停在奧運會、世界杯等受全世界關注的賽事上的宣傳,如2010年南非世界杯時耐克邀其代言球星為其拍攝《踢出傳奇》宣傳片,廣泛引起目標受眾的注意,進而最有效的提升品牌喜好度和購買意向。
反觀李寧,雖然打出要進入世界運動品牌前五名的目標,卻鮮有在國際媒體上的廣告投放。李寧雖然在國內(nèi)也一直在央視投放廣告,但其要想走出中國需要更多的在國際上選擇權威媒體進行宣傳。在國際賽事上也很少能見到李寧,甚至2008年在本土舉辦的奧運會上也沒能拿到贊助權,在世界杯上更是很難見到李寧的身影。品牌要想走向世界,在國際上投放廣告是必然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品牌更好的傳播,真正成為國際品牌。在此方面,李寧與耐克還有很大差距,其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三、品牌定位:專注與泛濫的差距
從品牌的功能性定位來看,耐克一直追求為熱愛運動的人提供專業(yè)的運動裝備。耐克從創(chuàng)立開始,就專注于運動,它緊緊抓住運動這個越來越受人們重視的領域,專注于為熱愛運動的人們提供運動裝備。據(jù)悉,耐克總部有一個幾百人的研發(fā)團隊,他們根據(jù)消費者需求、人體力學不斷提升、優(yōu)化產(chǎn)品,注重開發(fā)領先的、科技含量高的鞋材。這樣專業(yè)化的態(tài)度,使得耐克的運動產(chǎn)品一直深受顧客的歡迎。耐克關于運動的定位使得起得更多的消費者見到耐克就能聯(lián)想到自己喜歡的運動,耐克品牌正在與運動融合在一起。
耐克除了在功能上定位運動之外,在品牌訴求定位方面上更是傳播了一種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的體育精神。這種體育精神的傳播無疑是耐克品牌運作上的巨大成功,它更能夠喚起人們熱愛運動的心聲。它通過贊助舉辦各式各樣的運動賽事將運動的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使得人們追求耐克的同時更是在追求一種積極進取的體育精神。
反觀李寧,其在品牌功能性定位上一直給人一種泛濫的感覺。李寧的定位一直在運動與休閑之間搖擺,這樣搖擺的后果是消費者無法判定他到底是運動還是休閑。這樣沒有清晰的定位的后果是無法抓住它的顧客群體,更加談不上培養(yǎng)顧客群體。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誰做的更加專業(yè),更加專注于某一領域,誰就能抓住顧客,就能獲得長足的發(fā)展。
在品牌個性訴求定位上,李寧的做法更加無法和耐克相提并論。它似乎忽略了品牌個性這一方面,從他種種品牌傳播中無法尋找一種精神或者個性。從之前蓋洛普公司為李寧做的調(diào)查中也能窺見一斑:消費者認為“李寧”像他們身邊一個性格不鮮明的朋友,覺得他很親切,很熟悉,但是就是缺乏鮮明的個性。品牌就像人,一個有個性的人會讓人銘記,反之,卻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耐克在此方面起了非常好的標桿作用。
四、目標市場定位:熱愛運動的人與年輕人的差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觀念的提升,人們對于運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是青少年。這樣廣闊的市場將會帶來無窮的收益,耐克抓住這個潮流,將自己的目標市場定位為熱愛運動的人。在確定目標市場的同時,耐克在產(chǎn)品設計、研發(fā)上也以更專業(yè)的態(tài)度打造一流的運動裝備,為運動人帶來安全和舒適。在品牌傳播方面,耐克更是秉承運動這一主題,宣揚運動精神,將耐克與運動結合在一起。當看到更多的運動人士穿著耐克鞋馳騁在運動場上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耐克的目標市場定位是如此的準確。
李寧一直在致力于將自己的目標市場定位為年輕人,年齡在14~28歲之間,學生為主,大中城市,喜愛運動,崇尚新潮時尚和國際化的流行趨勢的人群。但據(jù)統(tǒng)計真正購買李寧牌體育用品的核心消費者年齡卻在18~45歲之間,居住在二級城市,中等收入,非“體育用品的重度消費者”。因此2010年李寧正是修改了自己的logo,并且將將宣傳口號改為“Make the Change”(讓改變發(fā)生),以求能夠更加吸引年輕人的目光,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可能丟掉原先的忠實顧客,對于顧客忠誠度是一種損害。其與耐克定位為所有熱愛運動的人的做法相比,遜色很多,定位所熱愛運動的人不會傷害部分消費者,能受到更多的人的追捧。
目標市場定位的不同,引導了之后產(chǎn)品設計、品牌傳播等等,當李寧產(chǎn)品的設計更加趨于年輕化,品牌的傳播運用更多年輕人甚至是90后的理念,這在無形之中已經(jīng)傷害了原有顧客的感情,他們逐漸減少對李寧的購買和支持,對李寧將是一個損失。
“李寧是野山姑,耐克是名門閨秀”,野山姑要變成名門閨秀,尚需在各個方面提高自己。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