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
我要評論
過刊瀏覽
有愛就有希望

網上人大北京教學服務中心 陳麗羽

一直以來,人們印象中:做公益是鎂光燈下大佬們的專利;獻愛心是捐款數(shù)額后的若干個零。其實不然,人人都可以參與公益。古代有“日行一善”的說法,就是每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更多的人;現(xiàn)代倡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大家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奉獻自己的愛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北京林業(yè)大學的志愿者在宣傳愛心包裹項目,它是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將接收到的愛心包裹捐贈給貧困地區(qū)或者災區(qū)學生的一個活動。愛心包裹有學生型美術包和學生型溫暖包可選,我毫不猶豫地捐贈了一個價值200元的學生型溫暖包,由基金會系統(tǒng)自動分配給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幾個月后,一封來自受捐者的信寄到了我的手上。盡管字跡歪歪扭扭,也只有寥寥數(shù)語,但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喜悅,以及要認真學習的決心。就是這么一個舉手之勞的小愛心,讓我看到了希望。

有一次,網院的畢業(yè)生沈同學在班級群里發(fā)布了一條求助信息,她的孩子因為患腦炎已經把他們這個農村家庭的借款和村里人的捐款全部用光,花費了40多萬元,家里再也承受不起昂貴的康復費了。我默默地捐了200元錢,只希望能幫著這位媽媽實現(xiàn)“盼兒醒來再喊一聲媽”的樸素愿望。這點錢對于將來孩子的神經修復和肢體康復只能是杯水車薪,但我覺得給了孩子一個康復的機會,一個重新看看美好世界的機會。

還有一次,我孩子參加的一個活動微信群里,群主發(fā)布了一條信息,她的朋友——一位還不滿30歲的年輕媽媽,因系統(tǒng)性紅班狼瘡,在孕29周時把孩子剖腹產生出來后,心臟停止了跳動,留下了丈夫、一個6歲的兒子和還在保溫箱里早產的女兒。盡管我并不認識這位媽媽,但還是捐了50元略表心意。我們群里的不少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有捐款的、有轉發(fā)消息的。幾天后,這個剛出生孩子的爸爸在“愛心籌”平臺里發(fā)布消息:經過大家的幫助,孩子的住院及治療費用基本籌夠。他提前終止了籌款,并表示會把兩個孩子培養(yǎng)成人,也會把人間的這種大愛傳遞下去。

這一樁樁的小事,對于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于受贈者來說,可能是他們克服困難的動力,是他們努力生活的希望。這一點點的小愛,終將匯成愛的長河,讓社會更加美好和諧。